四月,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也是后水灣開始忙碌的季節,
海岸邊熙熙攘攘擠滿了勞作的工人,
陽光映射著他們額間的汗水,
原來,是后水灣投苗季開始了。

投苗是金鯧魚的起源,它關乎著數月后的成魚品質以及養殖效益,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想養出品質一流的金鯧魚,從投苗環節開始便不可忽視。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圍觀海豐的工人們是如何投苗?
魚苗篩選
投苗是一項大工程,海豐每天要投放約200萬尾魚苗,因此在篩選魚苗上,就得下足功夫,好的魚苗成活率高,養出的成魚品質好。
那怎樣的魚苗才算合格呢?
首先,大小規格要均勻,一般選擇一寸五左右的魚苗。并且,魚苗的體表需干凈無傷痕,粘液少,活力好,這樣的魚苗存活率才會高。

其次,魚苗的顏色需選擇灰色為最佳,尤其要注意魚苗的鰓部是否長蟲,生病的魚苗很容易誘發感染導致死亡。

我們還會將魚苗采樣送至專業機構檢測其體內是否含有獸藥殘留和重金屬元素,必須符合標準才會將其投放至海中。

▲金鯧魚苗檢測報告(部分)
可以說,魚苗的篩選簡直是要經歷層層考驗。
深海投苗
投苗也是要講究氣象的,選擇晴天風平浪靜的時候出海最佳。陰雨天容易導致魚苗“變身”,也就是我們俗稱變黑,黑身的魚苗容易長蟲,且成活率低。
魚苗從岸邊運送至深海時,為了保障魚苗的活力,需要往盛裝魚苗的容器內注入充足的氧氣。
每個容器內的魚苗數量不能過多,需保持合理的密度,還得定期更換容器內的海水,這樣才能使金鯧魚苗保持鮮活。
投苗的過程也得講究快、準、細,為了盡可能地不傷害到魚苗,也為了防止魚苗脫離氧氣過長時間失去活力,投苗的整個過程都小心翼翼且速度快。

每一口網箱的魚苗數量都需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過大的密度導致感染蟲害。
一條好魚要從魚苗開始抓起,海豐堅持18年養殖金鯧魚,始終奉行著“養好魚”的理念,力求把每一尾好魚送到顧客的餐桌上。
后水灣金鯧魚,從源頭帶給你放心品質!
-END-